學生工作

内向者真的排斥社交嗎?

有些人認為内向者十分排斥社交活動。其實這種說法并不一定準确,相比于外向者,内向者隻是在社交之後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給自己“充電”。因為内向者的多巴胺阈值比較低,所以社交活動常常會使他們會覺得精疲力竭、無力招架。相反,外向者的多巴胺阈值很高,所以他們能有足夠的精力去進行更多的社交活動。内向者可以試着把自己這種與衆不同的品質轉化為優勢,而不要認為這是一種阻礙。

當你聽到“内向”這個詞的時候,你腦海裡可能是會浮現一個安靜而獨立的形象,内向者會花大量時間獨處,盡可能避免社交活動。然而,内向與否并不能簡簡單單的用他是否喜愛與人交往來進行判斷。實際上,内向的人往往能收獲更深刻和更有意義的友誼。

内向者與外向者之間的差異可以用生物學來解釋,兩者在社交之後放松自己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心理學表示,從腦化學物質的角度來看,相比于外向者,内向者的多巴胺阈值敏感性更低(多巴胺是一種與獎勵相關的化學物質,它會使我們自我感覺良好)。多巴胺阈值越低,人就越容易感到亢奮。

作為一個内向者,更加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光,當與相處十分信任的親密小團隊一起時,會感覺活力十足。當外向者暴露在一個極度亢奮的社交環境中時,他們會變得像白熾燈一樣,越來越亮,越來越有磁場,而内向者則會像被戳破的氣球一樣,不斷萎縮。

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大腦在社會場景下所采取的神經通路是不同的。外向者的神經通路很短,而内向者的神經通路則要長很多。後者的神經通路也被稱為長乙酰膽堿通路,這就意味着外部刺激能在内向者的大腦中經過更多的區域。其中一個就是右額葉島皮層,就是大腦中勘測錯誤信息的部分。内向者可以注意到各種細節,因此他們可以很自覺地意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另一個部分是大腦額葉,負責評估結果的區域。這就意味着内向者的大腦十分忙碌,他們總是在擔心不好的事情發生。在發表言論之前,他們更加傾向于從自身的長期記憶裡提取信息避免說錯話。

通常,對内向者來說就沒有簡簡單單的事。當外向者能夠及時輕松應對各種環境時,内向者卻不能,因為他們的大腦有太多信息要處理。

正因如此,在長時間的社交之後,内向者需要花大量時間獨處來恢複能量,這被稱為“内向宿醉”。這樣做激活了大腦中的不同通路,刺激了副交感神經系統中負責“休息和消化”功能。内向者喜歡這樣的途徑,因為大量皮質醇和腎上腺素湧現後,這種途徑可以幫助他們恢複平靜。“當内向者真正平靜下來時,不管是坐在家裡,打掃房間,看劇或者是躺在床上看一本好書,他們的乙酰膽堿通路就會啟動。”

所以你到底是個内向者還是外向者呢你很有可能處在這兩者之間,這是因為我們的神經具有多樣性。内向與你的害羞程度和社交焦慮無關。就像其他人一樣,内向者同樣可以通過社交來茁壯成長。但他們隻是用與外向者不同的方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