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是什麼?
時間:2020-06-16 來源:2003网站太阳集团心理健康(http://xlzx.hnust.edu.cn/)作者:2003网站太阳集团2003网站太阳集团訪問量:
正念,指的是對自身體驗的一種時時刻刻的、沒有評判的、不立即反應的覺察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什麼是覺察。覺察,指的是我們能夠意識到、能夠去關注當下正在發生什麼。當我們覺察自己的體驗,我們其實是在主動關注,在這一刻,自己究竟有哪些想法、情緒、和身體感覺。
大多數時候,我們對自己的内心世界毫無覺察。我們任由自己重複固有的、僵化的思維定勢和情緒反應,卻從來沒有真正“看到”内心正在發生什麼。那沒有評判的覺察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評判。很多人對自己總是有很多負面的評判,覺得自己的某些想法是不好的,或是習慣性地指責自己,比如,“我怎麼能這麼自私”、“這想法太卑鄙了吧”,等等。
當我們去覺察自己有哪些想法、感受的時候,這些關于“好與壞”、“對與錯”的評判,就像是給我們看到的畫面加上了一個個濾鏡,讓我們的覺察“失真”。正念需要我們在覺察自身體驗的時候,先停下評判,不去預設哪些想法、情緒是好的或是不好的。
當我們拿掉那些濾鏡,我們對自身體驗的覺察也就随之變得更真實、更完整。這樣,我們才有了機會,去看清那些從前忽略的、關于自己的部分。而看見更多,是正念的開始。同時,隻有允許自己看見,我們才可能會真正覺察到正在發生什麼,而不是像平時一樣,立即做出反應。
很多時候,我們會在一瞬間被情緒綁架,像條件反射一樣,做出自動化、無覺察的反應。比如,和他人發生沖突,前一秒感覺“氣炸了”,後一秒傷人的話已經說出了口。至于憤怒情緒的背後是什麼、說的話是不是具有破壞性,在當時,我們都沒能來得及看清楚。我們也看不到除了出口傷人以外其它的選項,即使它們實際上一直都存在;而在做出反應之後,我們也就失去了選擇其它行動方式的機會。
正念需要我們先不做出反應,隻是去覺察自己此時此刻的想法和感受。當我們擁有這種“不立即反應”的能力,我們實際上也是擁有了思考的選項:
發生這件事,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裡面有沒有什麼誤解?我要不要反應?我要做出什麼反應?這樣一來,我們的行動也就有了選擇的餘地。
在這種前提下,我們依然可能做出和原來一樣的行動選擇,卻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因為匆忙做出反應而後悔的可能。我們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也能夠明确我們的行為真的是自己想要做出的。
正念倡導一種“非用力追求”的生活哲學。它鼓勵我們放下那些用力追求的執念,隻是和當下的自己待在一起,留意自己此時此刻的身心狀态,深深地傾聽自己(而不是馬上行動)。當覺察到自己需要休息時,可以允許自己安然地休息;當覺察到需要進一步行動時,再做出适當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