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與“留面子”
時間:2017-11-14 來源:2003网站太阳集团作者:2003网站太阳集团心健部訪問量:
當遭受許多批評時,下級往往隻記住開頭的一些,其餘就不聽了,因為他們忙于思索論據來反駁開頭的批評。這是波特定理,它從下屬心理學角度告訴人們:率性随意的批評将會導緻下屬的心理恐慌甚至狡辯,這其實也是一個管理者常犯的低級錯誤。
某些師長或管理者不善于鼓勵下屬,遇到下屬有錯,不問緣由,不講方式,迎面痛批。縱觀那些犯錯挨批評的下屬,多會為自己找借口和托辭,他們愛面子,要自尊。公司開會,領導的批評話音剛落,被觸及軟肋的人甚至連領導下面說什麼也不知道了,他們想到的多是如何挽回面子。
這裡有個流傳的小故事發人深省。從前,日本有一個表演大師,在一次上場表演前,弟子告訴他說,先生,您的鞋帶松了。這位大師就蹲下身去系鞋帶,并說,謝謝你啊。等弟子走開後,大師又蹲下來松開鞋帶。旁人看了不解地問:您為什麼又把鞋帶松開了昵?大師平靜地說:我演的角色是一位長途跋涉者,鞋帶松開才符合劇情,剛剛我的弟子告訴我說鞋帶松了,那是他的無知,但我仍然要感謝他的誠意,他能細心發現我的鞋帶松了,怕我上場尴尬才好心告訴我。這又不是什麼方針原則性的大錯,用不着一驚一乍的,我沒有當面指出他的錯,怕拂了他一片好意,以後還有機會告訴他。這位表演大師并非迂腐繞彎,而是胸有城府,把師徒之間的情感看得更高。别看這鞋帶一緊一松,卻對這個弟子今後繼續保持他的認真與誠意起到了微妙的作用。
日常中,某些下屬因為不懂“鞋帶”内情,缺少知識,難免會提一些幼稚和錯誤的建議,或做錯一些事。某些公司管理者可能直言不諱地批評下屬,甚至罵他個狗血噴頭,效果卻可能适得其反。批評方法不當勢必造成下屬心理上的壓力和恐慌,乃至懷恨、逆反,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将因此受挫。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優良傳統,但批評是一件很有講究的事。優秀的管理者應該學會批評的策略和方法:對自覺性高的人,稍加誘導一般可以啟發其自我批評;對于敏感的人,宜用暗喻法,避免激怒;對于耿直的人,應直奔主題,實話實說;對錯誤嚴重的人,要公開批評,不能姑息,避免錯誤再犯;對思想麻痹的人,要原諒,并且施以提示、警告;對無知幼稚的人,不要呆闆說教、講大道理,宜用生動的實例細節進行誘導……批評,應該視具體情況而定,而“愛心”在批評中是打開種種心鎖的金鑰匙。
批評之前若能進行一次談話溝通就最好不過了。讓受批評者先一吐為快,讓他把話說完,然後,根據他的談吐,管理者自己也發言一次。那種委婉、含蓄、由此及彼、弦外之音,更能引人深思,令人茅塞頓開。
作為一名需要權威性助陣的管理者、領導者,對下屬非原則性的犯錯應該持一種冷靜的高姿态,不宜一時沖動,不宜信口開河,更不能訓斥,這樣才能永葆領導者的威望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