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

驅散服刑人員心理“霧霾”

在安徽省九成監獄分局矯治監區,每位民警都有另一種身份——心理咨詢師,他們對存在心理問題的服刑人員進行疏導與矯治,幫助服刑人員釋放壓力、解除心理困惑。

“服刑以後,親人的淡漠,戀人的離去,朋友的背叛,覺得前途一片黑暗,全世界都抛棄了我。”第一次見到心理咨詢師孫成敏,陳松(化名)流露出怨恨。

“我想我該說些什麼,僅僅一句謝謝,似乎顯得蒼白無力,表達不了我内心的感激之情,但我還是要謝謝你們!尊敬的警官。謝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的關心和幫助。”臨近刑滿釋放,陳松表達了對孫成敏等監獄民警的感激之情。

兩年來,心理咨詢師孫成敏每兩周都要與陳松面談一次,認真傾聽其訴求,培養正确認知方法,幫助其走出心理困惑,最終見證了一名頑危犯心理成長的曆程。看到陳松逐漸驅散心理的霧霾,對生活充滿陽光,并且因為積極改造順利減刑回家,孫成敏說:“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我感到非常自豪。”

孫成敏初次見到陳松,他翹起二郎腿,眼神充滿敵意,面對詢問不太願意搭理。“怎麼有了黑眼圈,是不是晚上沒睡好?”這麼一問,陳松開始向孫成敏訴說自己的“委屈”。他說:“一次搬運貨物,李警官安排我工作任務,沒聽見,就沒有做,李警官批評了我,我不服,與李警官吵起來,結果受到扣分處理,每天晚上都睡不好。”孫成敏認真傾聽,又問他:“媽媽最近什麼時間來看望你?”聽到這裡,陳松神情黯淡下來,說:“媽媽也不管我了。”陳松說,自小父母離異,與母親生活,犯罪以後妻子離家出走,兒子由母親撫養。“你是狗改不了吃屎。”媽媽的這句話深深刺痛了他。“他不屑神情背後隐藏自卑心理,我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一定要幫助他走出困惑。”孫成敏下定決心。

每隔一段時間,孫成敏都會帶着幾本陳松喜愛的雜志書籍與他聊一聊。逐漸地陳松開始願意将一些心理困擾主動告訴孫成敏。有一次,陳松所在分監區撤并,他被分流到一個新的監區,從事的勞動項目與過去不同,感到不适應。孫成敏開導他:“你一向勞動改造表現很好,隻要你肯學,沒有幹不好的,更何況面對勞動崗位調整的人不止你一個,我相信你!”針對陳松始終存在的人際關系緊張的問題,孫成敏引導他:“按照民警的要求去做,主動幫助同犯,堅持一段時間,或許你就發現他們原來沒有那麼可惡,他們也會對你好。”經過長期的心理矯治,陳松在孫成敏面前表現像一個聽話的小孩子。在孫成敏的鼓勵下,陳松開始嘗試将自己的所思所悟寫下來,有的文章投送到《九成新生報》獲得刊登。

不久,陳松積極改造,獲得減刑。看到陳松新生,孫成敏非常高興,她說,“我和其他民警不懈的努力,把陳松引向正确的人生軌道,不僅改變他,實際上也改變了我,由此讓我産生心理咨詢師的職業自豪感,也感到身上的責任使命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