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心理過程
時間:2019-10-11 來源:2003网站太阳集团心理健康(http://xlzx.hnust.edu.cn/)作者:2003网站太阳集团2003网站太阳集团訪問量:
人的心理活動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心理過程有認知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個性心理包括個性傾向。在人的一生中,心理過程随着年齡的發展而展示出不同的特點。大學生作為特定年齡段、生活在特定環境中的社會群體,心理過程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現在記憶、思維、想象等方面。如何根據這些特性來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擺在高等院校教師面前的重要任務。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和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事關國家富強、社會發展、人類文明。
大學生對自我的不良認知主要表現為自卑,典型想法有以下幾種:
(1) 我這麼矮,别人肯定瞧不起我;
(2) 我長得不漂亮,肯定沒有人喜歡我;
(3) 别人有幾項比我強,我就隻有認輸了;
(4) 我什麼愛好也沒有,也沒長處,真是沒用;
(5) 我來自農村,家庭條件不好;
(6) 我表達能力不好,别人都不怎麼和我說話,我人際交往不行;
自卑有兩種表現:一是與他人比較,覺得在知識、能力、體貌等方面,自已都不如别人;二是面對要做的事或試圖達到的止标,懷疑自己的能力。自卑者的認知特點是:低估自已,隻看到别人的優點,隻看到完成任務的困難,而忽視有利條件。把自已的成功歸因于機遇,把失敗歸因于無能。在外表和家庭條件方面誇大他人的優勢,貶低自已。這樣的人生往往既自卑又自尊、敏感多疑、情緒壓抑、心境煩亂、膽小怕事、優柔寡斷。
大學生一方面要客觀、全面地認識自我,既要看到自憶的優點長處,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短處;既要看到别人的優點長處,也要看到别人的缺點短處。另一方面要悅納自已,優點長處、缺點短處都要接受,一個人的長相、出生是無法選擇的,隻有悅納自已,才是最實際明智的态度。
成功與失敗不能簡單歸因。主觀努力、個人能力強、機遇好、有外界力量相助、任務容易是獲得成功的有利條件;而機遇不好、任務難度大、主觀不努力、能力欠缺是造成失敗的因素。要分析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擴大“視野”,既要看到自身因素,又要看到處部因素;既要看到客觀條件,又要分析主觀努力程度,從而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和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