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舒适區
時間:2020-12-17 來源:2003网站太阳集团心理健康(http://xlzx.hnust.edu.cn/)作者:2003网站太阳集团2003网站太阳集团訪問量:
心理舒适區的誤區:舒适的環境。有人在小城市找了一份穩定安逸的工作,雖然工作沒有太大的成就感,但是比較舒适,所以就不想再挑戰自己,突破自己了,這就是心理舒适區。
心理舒适區并不一定意味着舒适。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的老布,在監獄裡度過了他的一生,當他有機會離開時,反而選擇了自殺,監獄這個環境,雖然不舒服,但這是他的心理舒适區,隻因為熟悉了這裡的一切。
心理舒适區并不一定意味着熟悉的環境。一些人,換了個地方,換了份工作,馬上就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也有很多人,去過很多國家,做過很多工作,卻一直沒什麼變化。
心理舒适區,是我們遇事選擇應對的方式
六種常用的應對方式:解決問題;自責;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
應對方式有兩層含義。第一層,行為上的應對,也就是對具體事情的應對。第二層,對内心的情緒應對。
心理舒适區帶來控制感:“控制感”是每個人的基本需要,也是安全感的來源。越是感到自己受了威脅,感到焦慮,就越需要控制感,就像溺水的人,會抓住能抓住的東西緊緊不放。而走出心理舒适區則意味着,你不滿意現有的模式,想放下舊習慣,尋找新辦法,而新辦法在形成習慣的過程中本就很難,對困難的回避和對控制感的需要,會選擇返回熟悉的應對方式,從而讓改變很難。
文中有一個來訪者的故事,習慣了兩地分居,當能天天相守時,反而很焦慮。因為幼兒時期的分離焦慮,讓她習慣了分離,并深深影響了她的生活。當在一起時,她卻覺得沒有安全感,時時為分離做着準備,好在,她的先生很包容她,并通過心理疏導幫助了她,找到了新的應對方式,使她關注享受當下的幸福和快樂,并從中積累新的經驗。潛意識裡覺得自己配不上好的東西,這也是另一種心理舒适區。心理舒适區最特别的地方,我們會用自己的應對方式去建構生活,而不是根據生活選擇一種合适的應對方式。
聽了這個故事,發現一絲絲的影子,很多人會因與别人生活方式不同而生悶氣,自我開導,遺忘。正确的做法是說出來,述說事實,表達情緒,你不說,沒人願意去猜,坦誠表達,反而更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