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

乘電梯心理學

美劇中有很多人物乘坐電梯的場景。在《廣告狂人》中,往往是同事們下班時一起乘電梯下樓。在《格雷醫生》中,劇中人物在電梯相遇的情形往往比較尴尬,大多是上級和下級、男女戀人在電梯中不期而遇。《生活大爆炸》是一個例外,那架電梯一直壞着。

電梯也是電影裡的“常客”,它可以表現懸疑的氣氛。美國大片《生死時速》一開始就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電梯人質劫持案。還有《007:大破天幕殺機》,這部電影可能有點誤導人,克雷格能從電梯頂上的窗戶爬出去嗎?答案是最好别那麼想,因為那個窗戶是鎖住的,僅供救援人員從外面爬進來。

心理學家說,我們在乘坐電梯時大部分情況下都會感到很尴尬,這是常态。乘電梯那不長的時間是比較尴尬的時刻。正在談話的人,一走進電梯,就會馬上不出聲。為什麼在電梯裡我們感到那麼尴尬呢?心理學家解釋說,因為電梯裡空間狹小。通常我們遇到他人時,會相互之間保持一臂的距離,在乘電梯時,基本上做不到這一點,所以我們會感到很不自然。在電梯這種狹小、封閉的空間裡,我們的行動必須不能讓别人感到受到威脅、奇怪或暧昧。最容易做到這一點的辦法就是避免直視。

工作場所心理學家菲茨吉本說,電梯打破了所有常規的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的“保護罩”,乘客沒有移動的選擇,這引起了某種類型的緊張。在電梯裡,人們最害怕的就是碰到過度友善的人,他們把電梯當作自己的迎賓馬車,另外還有不知道自己要去哪一層的“走失的靈魂”,以及自說自道的可怕怪客和經常對鏡梳妝的自我形象狂。

有社會心理學家專門研究了人們在進電梯時如何選擇站立的位置。走進電梯時,一般我們會面朝電梯門站立。如果有人進來,我們可能需要移一移。研究者發現,電梯乘客的移動有着固定的模式,乘客好像本能地知道如何在電梯中安排自己的位置,就像骰子上的點。如果電梯裡隻有你一個人,你可以随便站。如果又進來一個人,設想電梯空間是骰子的一個面,你和他這兩個點會各選擇一個角落——對角線兩端的兩個角落,這樣二人之間的距離最大。第三個人進來後,你們會無意識地把電梯的空間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第三個人站到電梯中央、對角線的中點。第四個人進來後,四個人站成一個方向,各把一角。第五個人會站在電梯中央。再往後,進來的乘客就自己審時度勢,決定站在哪兒了。一旦進來之後,大家都會低着頭,或者擡頭看天花闆,或者查看手機。大概每個人乘電梯時空閑的時候都會設想它不會自由落體一般地墜下。讓人釋然的是,這種情況在曆史上隻發生過一次,還是因為大樓裡的電梯被飛機攔腰撞着了。現代安全電梯的理念是,電梯刹車系統可以保證升降機即使失控也不會掉在地上。從業人員說,電梯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想想電梯每年要運行數十億英裡,而出事故的次數是非常非常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