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隊伍

吳伶錫

吳伶錫,男,漢族,湖南湘鄉人,1964年12月生,碩士、教授。1997年畢業于長沙鐵道學院電子系,本科;2004年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專業,獲碩士學位。

主講課程:《通信原理》、《數字電子技術》、《模拟電子技術》以及對應的實驗教學等課程;指導學生參加科技課外實踐競賽活動6次獲得省級以上獎勵。

科學研究:主要從事電子信息處理、電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發表研究論文20多篇,主持和參與國家、省部級項目10餘項。曾獲湖南省高校優秀教務工作者、湖南省高校實驗室先進工作者、湖南省“挑戰杯”優秀指導教師以及湖南省“國培計劃”優秀培訓專家等榮譽;獲得校級教學成果獎4次,省級教學成果獎2次。

1.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

(1)主持“基于接入網的實時數據采集分析系統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2008.01-2010.01,No.07JJ6128)。

(2) 主持“智能數字斬波調速電控系統研究”,湖南省科技計劃項目(2009.01-2011.12,No.2008SK3078)。

(3)主持“新課改”視野下的教師教育專業新設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2.06-2016.06,No.G21212)。

(4) 主持“基于表面等離子體共振的新納米結構體系的新型傳感器機理研究”,科學院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2010.09-2012.09,No.201023)。

(6)主持“基于DDS技術的高性能寬帶頻率合成系統”湖南省教育廳項目,(2004.09-2006.09,No.03C537)。

(5)參與“基于島礁監測的無線傳感網絡抗毀性關鍵技術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6.01-2016.12,No.61540012,排名第二)。

(7)參與外磁場作用下的石墨烯複合微納結構強吸收SPR及磁光效應特性研究,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重點項目,(2016.9-2019.12,90C404排名第三)。

(8)參與亞波長周期性結構金屬薄膜的磁光效應及二階非線性效應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0.1-2010.12,No.10947172排名第三).

(9)主持“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項目”,湖南省教育廳項目,(2017.01-2019.12,湘教通〔2016〕436号)。

(10)參與“基于位置指紋的移動節點定位策略研究”,湖南省教育廳重點科研項目(2012.06-2014.12,No.12A045排名第三)。

(11)主持“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特色專業建設與實踐”,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改重點項目,2007.06-2010.06。

2.發表的主要科研論文(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

[1]Optical confinement of spatial frequencies in the photonic crystal waveguide.Optics Communications ISSN 0030-4018, Vol.284 (2011) Pages 4082-4087.(SCI收錄)

[2]Plasmon switching effect based on graphene nanoribbon pair arrays,Optics Communications,Vol.377 (10 May 2016) 74–82,ISSN 0030-4018.(SCI收錄)

[3]Two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 effects for light through the   perforated metal film,Optics Communications, Vol.282, ISSN 0030-4018, 15 May 2009, Pages 2088-2092.(SCI收錄)

[4]Tuning the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a homogeneous doped semiconductor film by applying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Op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Light and Electron Optics,Vol.122,ISSN 0030-4026, July 2011. (SCI收錄)

[5]Optical bistability effect in SPPs-based metallic grating containing Kerr nonlinear medium. Modern Physics Letters B,ISSN 0217-9849,2017.(SCI收錄)

[6]Research on Access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DMT Technology.Int. J.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System Sciences,ISSN1913-3715,2010,Vol.3,No5.Pages 477-482.

[7]The Low Power Study Based on ZigBee Network,The 4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IEEE Communication Society,2008.11.(EI收錄)

[8]Access probability analysis of IEEE802.15.4,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7.Vol.1.(EI收錄)

[9] 基于矢量式圖形的智能激光演示系統設計與實現,激光與紅外(CSCD)2016,46(10):1273-1278

[10] 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的低功耗研究,計算機工程與應用(CSCD),2009,Vol.45,No.5。

[11] 自制差分式傳感器測量微小長度,儀表技術與傳感器(CSCD),2008,No.3。

[12] 基于ADSL接入網的實時數據采集系統研究與實現,武漢大學學報(CSCD)2006,Vol.

39,No.6。

[13]“新課改”視野下的專業方向課程體系重構——以“應用電子技術教育”專業為例,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Vol.5,No.7。

[14]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特色課程體系研究,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Vo l.2 No. 1。

3.主要學術獲獎和專利

(1)基于等離子體輝光放電電子黑闆,專利号:ZL2010 2 0258351.X

(2)基于LED可見光通信智能控制系統,專利号:ZL2015 2 0331686.2

(3)智能激光舞台燈系統,專利号:ZL2015 2 0327164.5

(4)電話多功能附加器,專利号:ZL95 2 36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