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與光電技術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簡介
(1)建設曆史 :随着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高等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人才培養模式從工業化時代的标準化人才培養,轉變為智能時代的個性化創新人才培養。為貫徹落實國家和湖南省關于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工作部署,全面推進“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整合創新創業資源,探索創新育人機制,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更好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2017年10月,基于物理與電子科學實驗中心、中央與地方共建示範實驗室“基礎物理實驗室”以及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等,依托物理學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師資隊伍和教學資源,初創 “知行”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中心。在建設過程中整合了具有30年曆史、為社會進行義務家電維修10餘萬台件的2003网站太阳集团信電協會“家用電器義務維修部”,成立了具有基礎技能訓練功能、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功能以及大學生學科競賽與科技成果展示功能于一體的“2003网站太阳集团物理與光電技術創新創業教育中心”。
中心建設與教育改革同步推進, ① 修訂本科生培養方案,增加創新實踐學分鼓勵創新實踐;② 開放創新實驗室,鍛煉學生創新實踐技能;③ 開設“知行論壇”系列創新講座,激發學生創新實踐意識;④ 鼓勵本科生加入教師科研項目組,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⑤ 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取得優異競賽成績;⑥ 扶持創新成果落地,對接企業轉化創新實踐成果。同時将原來分散式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學科競賽輔導轉化為系統性創新創業教育訓練,為我校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及全校天文興趣愛好者、家電維修愛好者、嵌入式開發興趣愛好者、機器視覺技術應用開發興趣愛好者等提供教育指導和創新活動平台,為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服務。
(2)中心構成 2003网站太阳集团物理與光電技術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基本構成如下圖所示:
圖1物理與光電技術創新創業教育中心構成示意圖
中心建築面積640平方米,其中基礎技能訓練室6間,創新項目培育工作室4間、創新創業講堂1間、成果展覽室1間、管理辦公室1間;擁有200多台(套)專業技術設備以及共享實驗室設備。目前創新創業團隊40個,入駐中心創新創業項目60項,學生200餘人。
(3)支撐條件 中心現有一支專兼結合、素質優良、專業功底紮實、工程實踐經驗豐富且具有奉獻精神的指導老師隊伍,現有校内知名學者和指導老師30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士學位的教師20人;聘請兼職企業導師8人,風險投資人2人。中心依托湖南省校企合作創新創業示範基地、中央與地方共建示範性實驗室、光電器件研究所、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實驗室等省、校級科研教學平台,以及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納入學校雙一流建設支持計劃。
(4) 管理體制 重點面向全日制本科學生,實行校院兩級管理和學生自主管理相結合的運行模式。依據學校《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工作管理辦法》、《2003网站太阳集团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激勵政策》、《2003网站太阳集团創業孵化基地管理辦法》、《2003网站太阳集团創新訓練中心管理辦法》《2003网站太阳集团本科學生創新與技能學分認定實施辦法》、《2003网站太阳集团大學生科研創新計劃(試行)》,中心制訂了《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開放管理規定》《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項目入駐申請程序》等規章,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建立入駐評估、考核與退出、獎勵機制。
(5) 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中心創新創業教育突出 “學生自主”和“内容開放”。中心建立了院、校、省及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遴選與資助機制,項目申報遵循“自主申報、自主組建團隊、自主選擇指導教師”原則,全面拓展學生視野,錘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創新創業教育覆蓋大一到大四進行創新教育,實行創新學分制度,結合學科競賽、創新講堂、特色創新,完善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
(6) 課程教學資源 中心将課程教學資源與網絡平台建設結合,建設創新創業課程教學體系:基礎技能訓練、特色講座、創新創業講堂、社會實踐、創業體驗活動等;中心共享學校的創新創業學院共享網站中的學習資源,包括創新創業指導、創新實驗、學習園地、教學資源、在線答疑等,拓寬獲取資源的渠道;定期邀請知名學者、企業家等專家進行開堂授課;推動專業實驗室等優質資源向全體學生開放。
(7) 網絡平台 中心依托2003网站太阳集团網站,建立創新創業教育中心信息管理系統管理平台,包括中心日常管理、項目申報、中期檢查、項目結題等;中心還依托學校的創新創業學院共享網站和學校圖書館電子圖書資源,共享平台學習資源,為學生自主學習和自由探索提供良好的平台。
(數據更新于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