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培養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學制:本科四年

專業曆史沿革:2003网站太阳集团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2009年開始正式招收本科生,十年來,按照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要求,本專業以物聯網、智能制造、機器人、人工智能、雲計算等在信息感知和傳輸方面的需求為導向,以電子、光子、信息及與之相關的元器件、電子系統、信息網絡為研究對象,重點圍繞光電智能傳感與通信技術,以發展特色型地方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為辦學思路,對本專業進行了認真的規劃和建設。

專業特色:(1)面向先進智能制造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将光電及信息通信技術、智能感知技術、電子電路技術以及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2)突出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依托湖南省物理與光電技術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和湖南省智能傳感器與新型傳感材料重點實驗室,通過開放式的創新實驗平台、綜合性課程設計、學科競賽以及實驗實踐等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3)培養模式中強調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統一,知識培養與素質培養有機統一。

培養目标:本專業圍繞國家制造強國發展戰略,重點培養光通信、電子電路、信息工程以及智能制造等新興産業和新經濟急需的工程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具有強競争力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具體表現在:掌握信号與光通信、電子電路、智能傳感以及光電信息工程相關領域必備的數學、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以及相應的專業知識;能在光電及信息工程領域開展系統、設備以及器件的科學研究、規劃設計、技術開發、制造應用以及工程管理等工作;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能夠跟蹤和掌握專業相關領域的前沿技術,具有一定的全球化意識以及國際視野。

師資隊伍:本專業現有教職人員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講師6人。博士學位教師共有10人,占全部教師人數的100%。碩士生導師4人。年齡方面,46~60歲2人,36~45歲7人,35歲以下1人。教師團隊的職稱、年齡、學曆和學術背景布局合理,專業和學術方向分布适當。該專業團隊承擔了2門省級一流課程和3門校級一流課程建設。多位教師榮獲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湖南省青年教師教學能手、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師課堂教學競賽獎等榮譽。近年來,教師團隊積極承擔國家級、國家“863”計劃、省部級及校企合作科研項目。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共獲得了40餘次國家級和省部級的獎項。

主要課程: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工程光學、激光原理與技術、通信原理、信号與系統、光纖與光通信技術、微機原理與單片機技術、傳感器原理與技術、嵌入式系統原理及應用、機器學習、機器視覺自動檢測技術等。

就業前景: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隸屬于電子信息專業大類,是推動國家信息産業發展的新工科專業。專業應用領域廣泛,人才需求旺盛。畢業生能在光電信息工程相關領域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規劃設計、制造應用及工程管理等工作。在市場需求和國家政策引導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在硬件設計、嵌入式軟件開發、人工智能、物聯網、光通信、智能傳感及先進智能制造等科技領域具有良好的就業和發展前景。本專業在畢業深造率、就業率及畢業生平均薪酬等方面均在學校名列前茅。近年來,光電專業平均就業率(含考研深造)在95%以上,每年有30%以上的畢業生繼續深造。